(1936年6月25日13时)
徐:
〔密译〕A、我军拟以松潘、包座之线为出动目标,分三纵队进。1.董(振堂)、黄(超)指挥五军、九十一师在丹(巴)两团及留绥(绥靖,今金川,下同)各部为右纵队,由绥(绥靖)经梭磨、河马(马河坝)、侧格、杂窝、哈龙(今卡龙)进,但到侧格须抽检并与中、左纵队行程调节。2.你指挥九军、三十一军四个团,四军两个团,红大、总供卫两部由炉(霍)、色科(今色尔坝,在色达县境,下同)经诺科、让倘(今壤塘)、三湾、按坝(安坝)、查理寺、上让口(上壤口,今龙日坝)、毛儿盖进。3.我们指挥三十军、四军两个团、三十二军、二方面军及总直各部为左纵队,由甘孜、东谷经日庆、西倾寺、让倘(今壤塘)进,其先头须查报西倾寺或让倘到阿坝路状,再定前进路线。4.中、左纵队准备在让倘地带补充粮并整理建制及指挥。B、已令(孙)玉清两师(二十六)日由炉(炉霍)向色科(色尔坝)进;(柴)洪儒两团则于(王)建安抵益时即组织转色科(色尔坝)归还建制续进,红大、总供卫部则随(王)建安后进,二七七团则后。望据此指挥中纵先头速占让倘(壤塘)粮食地带为要。C、我们拟在二方面军先头进。
朱、张
朱德关于中纵队速向松潘前进致徐向前电
(1936年7月1日)
向:
朱德、张国焘关于四军、三十二军行动致王宏坤等电
(1936年7月2日6时)
坤并转昌浩、炳干:
(甲)四军昨到迟,干粮未备。决令三十二军明随浩出发。四军四日随总部出发。
(乙)三十二军留日庆,候六军接替四军直开让倘归还建制。
(丙)三十军磨子,须将半数让四军磨干粮。
(丁)六军明开两团到东谷;一团于五日接四军后跟进;一团在东谷警戒。
中革军委颁布了关于组织二方面军及其领导人任职的命令
(1936年7月5日)
军委命令:
7月5日决以二军、六军、三十二军组织二方面军,并任令贺龙为总指挥兼二军军长,任粥时为政委兼二军政委,萧克为副总指挥,关向应为副政委,陈伯钧为六军军长,王震为政委,即分别就职。此令。
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
任弼时关于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七月一日在甘孜
会合现共同北进致中央电(1936年7月6日)
英、泽、洛、博、稼:
(一)二、六军团放于本月一日全部在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合,现随同四方面军继续北进。
(二)这次远征计费时七个多月行军一万余里沿途大小战斗十余次,伤亡约五千三百人出发时两个军共一万七千人,开甘孜会合时,为一万四千五百人,二军九千人,六军五千三百人,武器比桑植出发时稍有增加。
(三)我现随朱、张行进。
弼时
朱德、张国焘为九军及九十三师速出松潘控制粮区
致徐向前、陈昌浩电
(1936年7月7日4时)
向、昌:
(甲)孙震估计我必出松潘,提议在平武小河营控制四团预备队,茂州增加六团;积极运粮草到松潘,准备共十五天用。
(乙)估计到粮食状况,我们主张九军及九十三师首先在让倘、三湾补足丁粮速经查理寺、毛儿盖出松潘附近首先控制有粮地区。
(丙)如让倘粮不足时,四军可在左翼出阿坝跟三十军进。
(丁)我们明日向西倾寺进。
朱、张
朱德、张国焘关于向松潘、包座进军的部队区分
致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电
(1936年7月8日)
徐、陈、先念:
(甲)我军以迅速到达松潘、包座地区之目的,估计粮道状况为便利指挥计.拟为如下区分:
A、先念、世才率卅军、骑师迅由王楼出阿坝,主要任务为筹粮。树率九三师经让倘到阿坝与先念会合。此后,树声、先念为左纵司令员、政委,率队经葛曲河、站佑之线进占包座为目的,多带皮船顺利渡过阿坝河、葛曲、牙磨等河。
B、徐、陈兼中纵司令员、政委,辖四军、九军及二七七团,经查理寺、毛儿盖之线到松潘附近并相机占领松潘。
C、董、黄为左[右]纵队司令员、政委,辖五军、九一师(欠一团)经卓口侧格、杂窝之线,有于廿三四号到达小姓沟之目的。其先头团应于十号出发,主力约在十三号由绥出动,俟到达目的地后即连合中纵相机取松潘,消灭松潘的敌人,以便迅转甘南。
D、以上三纵队统归徐、陈指挥,但重要事件须同时电告我们。
(乙)军委纵队及二、六军、卅二军归我们直接指挥。现有到让倘的粮,将来分几路进须看粮状,请估计我们粮状,尽量节省给后续部队,使不发生粮食困难为要。
(丙)红大、总供、卫预期在让[倘]与我们会合后跟进。
(丁)各军所缺干部,徐、陈直接从红大抽调。
(戊)上述办法,如有意见请于明(九)日电告,如同意则作为正式命令。总之.因粮食起见动作务宜神速。
朱、张
八日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