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时刻都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例如:我应该现在洗碗还是等会儿洗;我想刷视频娱乐一下,但是觉得好浪费时间;我很生气,但是生气不好……
这些心里的矛盾,就好像无数的小人在自己的脑子里头打架。
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就会大量消耗一个人的心力,令人身心疲惫,甚至连现实中的一件小事都无力应对。
所以,一个人要想过得幸福快乐,首先就要消灭内耗。
1,屏蔽他人的眼光
庄子说过一句经典名言:“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他人的赞誉和毁谤都是身外之物,不必为此沾沾自喜,或悲悲切切。
人活在世上,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是没办法活得自在的。
清朝有位郎中,医术高明。
但人总会有出错的时候,一次误诊之后,这位郎中时刻都觉得别人在质疑他,慢慢地连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最后心理崩溃服毒自杀了。
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做自己,做自己不代表就是随便发疯,而是要自己定义自己。
当然如果一个人把随便发疯也定义为好的自己,那他也尽可以去发疯,只要自己能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即可。
他人的认可只是一时的,随时都会改变,唯有自我的认可,是可以常驻在心里的。
所以,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无需太多在意,做自己心目中那个好的自己就可以了。
2,纠结个屁
庄子说:“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
外在的痛苦其实很快都会过去,但是人的内在痛苦却经常会持续很长时间,而内在的痛苦大多来自于纠结产生的内在冲突。
作家汪曾祺说:“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凡事别那么在意,别那么纠结,不必事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必事事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
不想洗碗,就等到想洗的时候洗;不想看书,就等到刷视频无聊的时候看。
不要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想着我应该做另一件事,这样每件事都做不好,内心也会备受煎熬。
3,看淡得失
《庄子·田子方》中描述了一位高人叫孙叔敖。
孙叔敖曾三次出任宰相,又三次被罢去宰相。
出任宰相时,孙叔敖脸上没有什么特别高兴的神色。
被罢免时,孙叔敖脸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失落的神色。
原因是,孙叔敖说国家想让他当宰相的时候,他没法拒绝,罢免他的时候,他同样也没法拒绝。
所以既然都不是他能掌控的,他又何必纠结呢?不如无忧无虑,随遇而安,一切随缘。
苏轼曾说: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
人生的得失,有很多是难以预料的。
唯有看淡得失,才能让自己的心不再被得失随意牵动,才能活得自在,活得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