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阳光煦暖,降雨增多,土壤亦如膏腴,正是百谷拔节生长之时。

01
《谷雨》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无风无雨的晴朗天气,翠竹挺拔生长,亭亭玉立。诗人最喜爱的是在傍晚微凉时分,有佳客来访,一同品尝新泡的松萝茶。诗中还描绘了几枝竹叶在风中摇曳的萧萧之声,以及远处淡淡的山影。最后两句提到清明之后便是谷雨,此时坐在其间,品着香茗,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02
《谷雨》
宋·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这首诗描绘了谷雨时节的景象。天空中雨滴纷纷扬扬,仿佛是在林中舞动,这些雨滴又像是梦中的虚景。诗人知道明天就是谷雨了,但却没有办法阻止花被风吹落。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农夫在田间劳作,收割庄稼,以及渔夫在水中捕鱼的场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天地的情怀。
03
《牡丹图》
明·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
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
可有相同颜色无。
这首诗是唐寅为牡丹图所作的诗。诗中提到谷雨时节的牡丹花枝被称为鼠姑,诗人戏谑地拿起画笔将其画成图画。接着,诗人想象了平康里的脂粉女子,她们知道牡丹的美丽,但又有谁能画出与真实牡丹相同的颜色呢?整首诗以牡丹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04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旅途中寄给南巴崔使君的。诗中描述了旅人在春季的匆匆行旅,春天的气息温暖而和煦。在蛙声中,农夫们忙碌着农事,而诗人自己也在草色中踏上了归程。诗人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错过了谷雨时节,还没有感受到暖和的春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情的思念。
05
《老圃堂》
唐·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
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
就床吹落读残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的闲居生活。诗中提到诗人的瓜地紧挨着住处,谷雨时节雨水干后,诗人亲自锄地播种。昨日春风趁着诗人忙于农活不在家,将床上诗人未读完的书吹落在地。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诗人耕读自适、颇得其乐的隐逸情趣。同时,诗人将春风拟人化,并巧妙地用一个“欺”字,使全诗具有无限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