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采摘、品尝赋能新消费场景 四川泸州龙马潭区农旅项目巧妙搭配实现产值翻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04:00    

罗兴 杨松林 封面新闻记者 李华刚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科普劳动实践基地的赤松茸迎来了采摘期。一朵朵肥硕的赤松茸破土而出,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采摘体验。

破土而出的赤松茸。罗兴 摄

踏入基地,一株株赤松茸三五成群顶着褐色的“小脑袋”破土而出,浑圆饱满、茎秆挺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前来踏青的游客在游山玩水、拍照打卡之后,刨开遮阳的稻草,亲手采摘一颗颗带着泥土气息的赤松茸,欣喜地收获这份来自春天的意外惊喜。

“美景、美食结合在一起,还能体验采摘的乐趣。”市民李雨珈说,今天和闺蜜们一起来玩感觉很不错,周末她还会带着家人来,这个地方多玩几趟都不会厌。

游客采摘赤松茸。罗兴 摄

采摘结束后,李雨珈和闺蜜们一起把赤松茸提到山下村集体公司经营的餐厅加工,把春天的新鲜“好礼”搬到餐桌之上。经过餐厅厨师的一番操作,一盆鲜美的赤松茸炖鸽子、一盘清香爽脆的清炒赤松茸就上桌了,一群人围坐一起,品尝自己亲手采摘的美味。

“今天我和姐妹是到这里来春游的,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多项目可以让我们体验、游玩,特别是采蘑菇,采摘后还可以在这里的餐厅加工来吃,这一趟很值。”市民李小英品尝着自己亲手采摘的美味,兴奋地说。

清炒赤松茸。罗兴 摄

据了解,来寺村科普劳动实践基地紧邻沱江支流濑溪河,由高标准农田打造的有机高粱基地与濑溪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在这里交汇,是当地踏青赏春的好去处。而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今年,来寺村特意将赤松茸种进了村里的科普劳动实践基地,且紧邻基地里唯一的餐厅。赤松茸采摘与就近加工、品尝,赋能基地更加丰富的体验和消费场景,基地春景与餐饮带来的游客又解决了赤松茸的销售难题,两者搭配更是促进了当地农旅融合发展。

“平时我们这里平均每天有五六桌客人,赤松茸成熟后,人数有明显增加,周末人多的时候能有十多桌。”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瀑布餐厅管理人员李成秀说。

来寺村科普劳动实践基地。杨松林 摄

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第一书记牟望介绍,村里将赤松茸种植基地重新选址到餐厅旁,融入研学基地文旅发展项目,就是想要实现1+1>2的效果。从目前经营状况来看,原本10多万产值的赤松茸种植项目,在这种巧妙的搭配和组合下,预计能达到30万元的总收入,产值翻番,实现农旅融合的“四两拨千斤”。

除此之外,来寺村还充分挖掘农田“碎片时间”价值,实行“高粱+向日葵”轮作模式,以花为媒链接三产。“接下来,我们将利用高粱移栽前的农闲空地,打造向日葵园,同时,项目区内集装箱式集市正在筹备,预计今年五月就能呈现赏向日葵+购农特产品的农旅消费场景,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周边农户的双向增收。”牟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