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报季,行业前排大哥的“成绩单”总是格外引人关注。近日,南都·湾财社通过头部公司财报透视中小银行生态变化,继上期扫描头部城商行后,本期聚焦头部农商行。
三家万亿资产上市农商行中,重庆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已发布2024年财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蔡建上任广州农商行董事长后,该行正式宣誓成为国内“国内一流商业银行”。四年过去,广州农商行在2025年工作会议中却直言“对标健康的银行资产负债表,仍存在资产规模保持稳定但配置失衡、核心负债总体充裕但成本较高两方面不足”。广州农商行离“一流商业银行”究竟还有多远,与重庆农商上对比成色如何?
据wind数据,2024年末,广州农商行贷款及垫款总额超过重庆农商行,但在科技、普惠和绿色贷款余额等核心数据上全面落后于重庆农商行,且人均创收仅约重庆农商行六成,人均创利仅约后者两成。2024年,广州农商行股价已经连续3年下跌,较高点暴跌超70%,重庆农商行股价自2021年以来已经上涨87.4%。2025年是广州农商行“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蔡建承诺的“国内一流商业银行”该如何兑现?
乡村金融突出
科技、普惠、绿色贷款余额落后头部
2020年末,广州农商行总资产刚进入万亿“俱乐部”,蔡建提出“先用3年时间,实现资产规模及特色业务指标稳居全国农商行前列”。
3年过去,截至2023年末,该行总资产上升至1.31万亿,位居重庆农商行(1.44万亿)、上海农商行(1.39万亿)之后,总资产破万亿的还有北京农商行(1.24万亿);排名第五的成都农商行总资产为8332.7亿,与前四落差较明显。
目前看,广州农商行总资产在全国农商行排头地位立起来了,然而,在蔡建提出的其他目标中,不少仍待检验。除了资产规模,蔡建还强调了“特色业务指标”要成为全国农商行排头兵。
“特色业务指标”具体是什么?广州农商行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专注打造‘1+4’战略体系,即在‘一流’愿景引领下,重点布局乡村金融、产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金融四大特色业务”。
广州农商行“十四五”规划已实施四年,接近尾声,“一流”目标进展如何?当前,三家万亿资产上市农商行中,广州农商行与“一哥”重庆农商行均已披露2024年度财报。
wind数据显示,多年来,广州农商行贷款及垫款总额在全国农商行中一直保持第一。2024年末,广州农商行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202.3亿,同比减少110.9亿,近十年来首次下降;重庆农商行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42.7亿,较上一年增加375.6亿,广州农商行贷款及垫款总额第一位置已经“岌岌可危”。
结构上,当前在顶层设计下,全国商业银行奋发书写“五篇大文章”。若把广州农商行、重庆农商行放在共同披露的数据口径上对比,截至2024年末,广州农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40.8亿,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84.1亿,分别是重庆农商行的44.3%、61.3%;绿色贷款余额603.1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6.7亿,分别是重庆农商行的82.4%、36.9%。
作为全国贷款及垫款总额第一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在科技、普惠、绿色“三篇大文章”核心数据上均落后于重庆农商行,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足后者一半。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不过,与自身相比,广州农商行在“五篇大文章”上亮出了自己的成效。业绩公告显示,广州农商行2024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自营贷款较上年末分别增长43.2%、39.4%、18.3%,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特别是涉农方面,乡村金融被该行放在了“特色业务”首位。截至2024年末,广州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400亿元,涉农客户2.05万户,其中支持涉农企业数量较年初增幅26.4%;累计运用支农再贷款政策资金42.26亿元,同比增长30.88%,规模居广东省银行机构之首。
消费金融方面,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末,广州农商行个人消费贷余额222亿,信用余额133.1亿,分别较2020年末增长133.4%、49.3%;与之相比,2024年末,重庆农商行个人消费贷余额、信用卡余额分别为635.4亿、166.8亿。近年,广州农商行在消费金融方面发力明显,但与重庆农商行仍存在一定差距。
人均创利较同业头部少近八成
净利率不足头部四成
蔡建提出,在广州农商行“十四五”规划内实现人均效益等发展质量指标稳居全国商业银行前列。“人均效益”被重点强调。
2024年是广州农商行“十四五”规划实施倒数第二年,也是广州农商行“效益提升年”,广州农商行净利润不升反而加速下跌。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农商行营收158.3亿,同比下滑12.7%;净利润24.2亿,同比降幅较上一年进一步扩大至25.9%,净利润较2019年大减69.5%。
2024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36.1亿元,同比减少17.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6亿元,降幅为33.7%;交易净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51.8%;金融投资净收益12.3亿元,同比增加251.2%。2024年,该行各主要业务板块中,仅剩交易、投资收益实现增长,但金融投资收益向来被誉为“看天吃饭”,业绩波动大、稳定性差。
向外要收益遇阻,广州农商行同时把刀刃转向内部。广州农商行员工数量于2021年达到14168人(集团口径,下同)的历史峰值,之后连续三年缓慢减员,2022年至2024年降幅分别为1.4%、2.5%、1.6%。2024年末,广州农商行员工总人数为13399人,较上一年末减少221人。
2024年,广州农商行员工成本40.7亿,同比减少2.4亿,降幅5.5%,以此计算,员工平均成本为30.4万,较上一年减少1.3万,降幅4%;其中,工资、奖金和津贴(含内退)合计26.5亿,若以此口径计算,该行人均薪酬为19.8万,较上一年减少0.5万,降幅2.5%。
据财报,2024年,蔡建薪酬为105.5万,较上一年减少10.1万,降幅8.7%;广州农商行行长邓晓云薪酬为101.6万。
2024年,广州农商行董事长带头减薪,但人均创收为118.2万,重庆农商行人均创收194.3万,广州农商行仅为后者60.8%;人均创利15.3万,而重庆农商行人均创利达81.1万,广州农商行仅为后者22.2%。2024年,广州农商行净利率为15.3%,重庆农商行为41.7%,广州农商行净利率不足后者四成。
不良率高企侵蚀利润
提出“资产效益年”活动
广州农商行净利率大幅低于头部农商行背后,是不良率高企,信用减值大幅侵蚀了利润。
2022年,蔡建上任广州农商行董事长次年,该行不良率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至2.11%。近年来,广州农商行加强风险管控,在存量化解与增量防范上双管齐下。2023年、2024年,广州农商行接连甩卖94.7亿、145.92亿资产;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19.5亿,不良率降至1.66%,较上一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
然而,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广州农商行去年末不良率依旧高于全国商业银行(1.5%);更引人关注的是,该行关注类贷款高达464.4亿,占总贷款比例较上一年末上行0.2个百分点至6.45%,显著高于全国商业银行的2.22%。
资产质量承压下,2024年,广州农商行信用减值77.7亿,占营收比例高达49.1%,即近一半收入被信用减值“吞噬”,而同期重庆农商行信用减值占营收比例仅为21.1%,广州农商行信用减值压力是重庆农商行的两倍有余。
资产质量承压、人均创利能力弱、利润大滑坡,广州农商行近年伤了不少投资者的心。自蔡建上任以来,广州农商行分别在2021年、2023年扩股融资70.1亿港元、118.4亿港元;其中,2023年的融资价格分别为7.18港元/股、5.89元/股,2021年的融资价格为2.37港元/股。蔡建任广州农商行董事长以来,股价自2021年初已经下跌46.2%;截至2025年4月2日收盘,股价为1.6港元/股,较历史高点暴跌73.7%,参与上述定增的投资者净值已经大幅缩水。
据公告,2021年至2023年,广州农商行普通股现金分红(含税)分别为人民币12.02亿元、12.02亿元、5.76亿元;2024年度,广州农商行普通股拟每10股派发0.45元。过去四年,若投资者持续持有广州农商行股票,账面价值已经近腰斩,而分红金额对亏损弥补显得“杯水车薪”。

相较而言,去年来,银行股凭借分红率较稳定,股息率高等优势获得不少投资者追捧。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4年,银行板块指数大涨37.6%,多家银行股价纷纷创出历史新高,而重庆农商行股价自2021年以来已经上涨87.4%。
2025年,是广州农商行“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广州农商行的“一流”目标如何实现?继连续提出“资产质量年”“合规建设年”“效益提升年”之后,该行在近日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宣布启动“资产效益年”活动,蔡建提出通过“压大额、增中小、压三产、增二产”等策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效益水平。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