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新产品再扩容 推出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9:15:00    

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活动上,发布了首个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将钠离子电池推向大规模量产,凭借钠资源的丰富储量,将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预计未来钠离子电池,会取代磷酸铁锂电池一半的市场。”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表示。

同时,宁德时代推出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现场表示,截至今年2月,宁德时代服务超过1823万辆车,累计获得3000多亿公里的工况数据,构建起行业最全面的用户真实场景数据库。

发布两款钠电产品

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活动上,正式发布首个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并推出“钠新”品牌的两款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高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钠新电池是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打破了资源的边界,将钠离子电池推向大规模量产,凭借钠资源的丰富储量,将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推动能源利用从‘单一资源依赖’迈向‘能源自由’。”

不过,目前,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持续走低,钠离子电池是否具有开发的成本优势?上海钢联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为7.03万元/吨。

对此,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欧阳楚英对记者表示,“虽然碳酸锂的价格在下降,但是在技术的推动下,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未来,钠离子电池一定会比锂离子电池有更好的成本优势。”

在高焕看来,随着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成熟,商业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预计未来会取代磷酸铁锂电池一半的市场。

高焕介绍,宁德时代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耐低温性能好,均可实现零下40℃至零上70℃的全温域适配。

其中,钠新乘用车电池在零下40℃的环境下,可以保持90%的可用电量。在仅剩10%SOC(指剩余电量)的状态下,钠新乘用车电池仍可做到零下40℃整车动力基本不衰减。此外,钠新乘用车电池还具备5C超充能力。该款电池将于今年12月正式量产。

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该电池将在今年6月正式量产。

神行超充电池升级

当日,宁德时代还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高焕介绍,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是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12C超充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

即使在亏电状态下,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依然具备830kW的输出功率。在零下10℃低温环境下,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在15分钟内,可以将剩余电量从5%补能至80%。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宁德时代发布首款神行超充电池,具备4C的超充能力,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目前已与16家车企建立合作。

此外,当天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全新产品——骁遥双核电池。高焕表示,用“双核架构”打破单一化学体系边界,从电池的化学体系、能量管理、安全冗余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度整合与协同创新,实现全场景需求覆盖,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多核时代”。

高焕表示,双核意味着电池包拥有两个独立能量区,同时具备五大双核功能,包括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管理双核以及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能确保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双核设计和软件的智能协同,将为整车提供更稳定、可靠的供能保障。

高焕介绍,骁遥双核电池能够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主能量区可以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与场景,适配不同化学体系的电芯,满足日常用车需求;增程能量区可采用高比能自生成负极技术,提供更大的电量,以满足用户的长途出行需求。

市占率快速提升

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电池销量超过120GWh,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储能电池销量占比接近20%。

其中,一季度宁德时代在欧洲市场的动力电池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日前在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从2021年的17%提升至2024年的38%,排名第一。今年以来,市场份额仍在提升。”

谈及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业务带来的影响时,4月21日,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美国业务占公司出货比重较小,且去年以来公司已经根据环境变化提前做了预案,相关的关税政策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公司正在与客户积极协商解决方案。

同时,“中东和澳洲等新兴地区的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及AI数据中心带动的储能需求旺盛,对于储能电池的要求更高,公司在中东、澳洲等市场接连拿到了大的储能项目。整体而言,中国及海外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比较饱和。”上述负责人表示。

另外,宁德时代表示,从2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到4月10日聆讯,公司H股顺利推进,将助力国际化战略布局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