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1:24:00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赵星/文图

梨花风起,清明雨落,又是一年清明时。红旗飘扬,青春如炬,正是少年奋进时。4月2日上午,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组织党团员教师、少先队员代表共87人赴郑州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引导师生在缅怀先烈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铮铮誓言担使命:党团队共筑信仰基石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党团队师生代表向烈士敬献花篮,全体师生用庄重的三鞠躬表达对烈士的追思。"时刻准备着"的誓言在苍松翠柏间久久回荡。誓言不仅是承诺,更是接过先烈旗帜的责任,生动诠释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深刻内涵。

文物见证峥嵘史:中原英烈馆里悟初心

步入中原英烈馆,师生们在革命文物前驻足凝视。吉鸿昌烈士就义时的血衣残片、杨靖宇将军的作战地图、焦裕禄同志的工作笔记......一件件浸染岁月痕迹的文物化作"无声的讲解员"。聆听讲解员讲述共产党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坚守,少先队员们将感悟记录,用稚嫩的笔迹写下"长大后我要成为你"的郑重承诺。

跨越时空的对话:红领巾认亲无名烈士

在无名烈士纪念区,学校开展"我为烈士寻亲行动。87名师生与无名烈士墓碑结成"红色对子",通过擦拭墓碑、敬献白菊、时空对话等形式寄托哀思。五年级少先队员付裕桐在烈士墓碑前动情地说:"先烈叔叔,您守护的郑州现在有高铁、有大玉米楼,这盛世如您所愿!"学校会通过定期祭扫、撰写烈士故事等形式,做好结对的进一步活动,让队员们懂得每一座“无名”墓碑背后都是“不朽”。

此次活动是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构建“祭扫+研学+实践”的立体化教育模式,让红色教育可感可触,持续筑牢师生精神底色,让英烈之火照亮新时代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