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连,共绘振兴图景。清晨的梵净山云雾缭绕,茶农杨秀芬穿梭在层层叠叠的茶园间,指尖轻掐嫩芽,动作娴熟如诗。这些茶叶将被送往山脚的铜仁贵茶茶业有限公司,经过古法碾磨,化作一抹翠绿的抹茶,跨越山海,抵达千里之外的粤港澳大湾区餐桌。4月29日至5月1日,一场以“黔货出山·八仙过海”为主题的消费帮扶展销会即将在广州拉开帷幕,杨秀芬的茶叶将与铜仁百余种“山珍”一道,讲述莞铜协作的振兴故事。
铜仁,地处武陵山腹地,是贵州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之一。自2021年东西部结对协作关系调整以来,东莞与铜仁以“广东市场+铜仁产品”为纽带,将消费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铜仁的“土特产”正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采摘春茶
百余种农产品首发亮相
展现“梵净山珍”魅力
展销会开幕前夕,铜仁企业已摩拳擦掌。据悉,此次展销盛会以“黔货出山·八仙过海”为主题,聚焦贵州8个协作市州与广东6个帮扶市的深度联动,并创新推出擂台pk赛形式,为大湾区消费者提供丰富优质的农产品选择。
4月29日,铜仁市将携梵净抹茶、梵净山绿茶、梵净山鸡蛋、思南黄牛肉等百余种特色农产品作为活动“首发”亮相,展现“梵净山珍”的独特魅力。

鸡蛋产业
同时,铜仁场“擂台PK赛”上,各农文旅企业将以产品展示、非遗技艺、品牌故事为切入点,与贵州其他市州展开角逐,争夺“八仙之冠”“八仙之星”等荣誉。
展会不仅是销售窗口,更是文旅品牌孵化的摇篮。此次展销活动中,铜仁市还推出了“石阡县乡村温泉养生休闲行”“玉屏万山春季农耕文化体验游”“碧江松桃古城峡谷康养舒心之旅”“梵净山农耕文明体验之旅”四条精品文旅线路,推介梵净山、佛顶山温泉、苗王城等特色景点。
除了能感受叶脉绣、箫笛等文化的魅力,铜仁场擂台赛活动中还将设置美食互动品鉴专区,市民可沉浸式体验贵州原生态抹茶、牛肉干、“陈薯”酸辣粉等农产品的生态魅力,见证“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紧扣高产值资源禀赋
做响“土特产”品牌
铜仁,俗称武陵山深处的“绿宝石”。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围绕当地“土特产”资源,结合各区县“一主两辅”产业部署,按照“巩固、升级、盘活、调整”思路,近年来,东西部协作不断投入资金资源支持铜仁壮大生态茶、生猪、蔬菜、牛羊、家禽等特色产业,发展抹茶、红薯等特色单品,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在梵净山脚下,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抹茶精深加工。2021年以来,莞铜两地持续做强抹茶产业,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8000余万元,助力在铜仁建设高标准抹茶原料基地3万余亩,打造梵净抹茶区域公用品牌,累计新建和提升改造了碾茶生产线16条,先后被授予“中国抹茶之都”“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称号。从田间到舌尖,从深山到世界,一条“绿色产业链”正托起万千农户的致富梦。
紧扣高产值资源禀赋,做响“土特产”品牌。据了解,铜仁市本土畜牧种质资源丰富,有思南黄牛、沿河白山羊等地标品种,思南、沿河、德江等县被列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近年来,依托“舍饲+放牧”生态肉牛养殖方式,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推进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肉牛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肉牛产业
在“贵粤荟·东莞馆”的展柜前,铜仁鸡蛋包装上的“梵净山”标志格外醒目。通过18个商标认证、2个地理标志,如今,“梵净山鸡蛋”日均供莞100万枚,年销售额破2亿元,“梵净山鸡蛋”“蛋贵人”“挞仙谷”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脱颖而出,织就了一张“立体销售网”,“土特产”出山之路越走越宽。
建立长效产销机制
“黔货入湾”再提速
如何让“养在深闺”的“土特产”跨越山海?据了解,此次展会上,渠道对接会与集采选品会将同步开展,数十家贵州商家企业将与广东供应链企业、商超、电商平台等采购方展开洽谈。依托广东省总工会消费帮扶平台及企事业单位采购资源,推动订单精准匹配,建立长效产销机制。
近年来,通过“以采代销、以购代销、协助销售”等多种方式,铜仁市“土特产”直采规模持续扩大,长期的直供关系越来越稳定,“土特产”出山的难题,在产销一体化、线上线下同步的互动融合渠道中一一破解。
2024年6月,东莞市麻涌镇与铜仁市松桃县大路镇在结对帮扶期间,开展了“我在贵州有个园”活动,麻涌镇动员辖区6家企业“以购代帮”,采购了大路镇12万元的鲜食玉米。
目前,铜仁市各区县入驻“贵粤荟·东莞馆”企业47家,在粤港澳大湾区及东莞开设消费协作馆及销售渠道33个,认定铜仁—东莞东西部消费协作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产业重点供应链企业14家。

贵荟馆·东莞馆
同时,两地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村村”结对、“村企”结对、“村社”结对共建的桥梁纽带作用。据了解,2024年采购和帮助销售松桃县生猪、大米、茶油、鸡蛋、食用菌、蔬菜等农特产品达10800吨,销售额达4.32亿元。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协作工作结下硕果。通过促进延伸产业链,着力提升价值链,畅通销售供应链,探索消费帮扶与产业协作相结合的新机制,多渠道助推黔货“入粤融湾”“粤味入黔”。“共饮一江水,同耕一片云。”莞铜协作的实践,正为这句谚语写下新的注脚。
文 | 邹春江
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