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山巍巍,汾水汤汤,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
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花开”太原。一城山水半城花,满城书香蕴芳华。新时代以来,太原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线下线上、覆盖城乡的阅读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一馆”牵头推进,“两店”同向发力,“三屋”并驾齐驱……书香城市建设,促进全民阅读,照亮了每个追梦者的精神原野,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持续赋能。
破茧——
创新服务模式
让阅读成为最动人的风景
太原市图书馆宛如一本本紧密排列的书籍,矗立于汾河之畔,滋养着太原人民的心灵世界。
步入图书馆大厅,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柔和地倾洒下来。抬眼望去,不少读者拾阶而坐,沉浸于阅读之中。每一楼层的中式书桌座无虚席,翻阅经典古籍的老者、沉浸小说世界的年轻人、专注绘本的孩童,共同构成一幅静谧美好的阅读画卷。
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太原市图书馆,始终以打造“书香太原”为己任,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文化供给、延伸服务触角,让阅读成为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太原市图书馆前身为1949年5月成立的太原市人民文化馆图书股,70余年间,馆舍4次搬迁扩容。2017年10月,太原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破茧新生,高速发展。截至目前,太原市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超2041万人次,书刊文献借阅量突破1409万册次,每年开展线上线下“书香太原”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达2400余场,吸引200万余人次踊跃参与。
“我们精心打造了太图讲坛、太宝活动、太图视界、书香雅集、市民课堂等二十个阅读品牌,形成了线上+线下、传统+科技、本土+跨界的立体推广体系,进一步发挥出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太原市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夏亮说。
在繁华喧闹的并州北路中正天街,一处智能借阅柜——太图自助图书馆为街区增添了书香。读者只需扫码、刷卡,就能轻松完成借书、还书操作,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图书馆就在身边”。
“我下班后经常来这儿借书。离家近又不受时间限制,特别适合上班族。”市民王志伟说。
这是太原市打造方便借阅服务的缩影。如今,太原市图书馆全方位革新公共文化服务版图,已建成37个分馆(服务点)、8座城市书房、68座对外开放的太图自助图书馆、1辆太图流动图书车以及建设多家“强军书房”。
这些数字不仅彰显着太原市民对阅读的热情,更是城市文明进步的生动写照。
织网——
构建“15分钟便民阅读圈”
让生活更有品质
4月20日,走进新华南宫书店,仿佛踏入书山学海。两旁书架搭的拱门造型独特,笔直通道贯穿其中,连接着行旅中厅、文学圆厅、商务方厅,在柔和的灯光映衬下,营造出如梦如幻的阅读氛围。
“我特别喜欢新华南宫书店庄重典雅、安静舒适的环境。周末来这儿读书、喝咖啡,感觉生活更有品质了。”家住南宫附近的市民卢梦璇说。
“我们书店不仅是图书销售场所,更是集学习、交流、体验、社交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服务空间,全方位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精神追求。”新华南宫书店经理连毅说。
除了遍布大街小巷的书店,各类书屋还走进社区、农村、厂矿企业。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太原选煤厂职工书屋自2021年4月启用以来,配备图书1万余册、电子图书2万余册。藏书阁、传统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多功能多媒体沙龙区一应俱全。“职工书屋是大家休息时的好去处,在这里看书能学到很多实用技能。”太原选煤厂职工蔡晋龙说。
“职工书屋是职工学习进步的‘充电宝’、企业和谐发展的‘连心桥’,对推进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打造职工精神文化家园、满足职工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太原选煤厂工会副主席郑彦表示。
此外,新时代城市书房也成为太原市一张新名片,目前,在迎泽公园、晋阳湖公园、文瀛公园、学府公园、南寨公园已建成开放5个新时代城市书房,总面积970余平方米,藏书近6万册。其中,文瀛城市书房更是荣膺“中国最美书店”称号。
近年来,太原市持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公共阅读场所1833处,通过“馆—店—屋”三维共建,构建起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的“15分钟便民阅读圈”。从繁华商圈到静谧社区,从公园一角到商场一隅,阅读空间遍布城市各处。这张精心编织的“阅读网”,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更厚植了太原的文化底蕴。
共振——
书香赓续文脉
为城市发展赋能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书香则是城市的气质,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追求,更凝聚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书香太原”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全民参与带来的共振,化作城市迈向未来的坚实足音。
为营造“一城风华满城书香”浓厚氛围,太原市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规划引领、产业扶持、政策激励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创新土地划拨制度、设立“书香专项”、建立“政企书盟”合作机制、实施“印刷工匠”培育工程等,持续赋能书香太原建设,为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多年来,太原市以“书香太原·全民阅读”为主题,逐步构建起太原市图书馆“一馆”牵头推进,国有书店、民营书店“两店”同向发力,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三屋”并驾齐驱的服务体系,从机关到校园、从企业到家庭,阅读热潮在这座城市澎湃涌动。
在娄烦县娄烦镇城中社区“阅书香悦成长”主题读书活动上,20余名学生在经典书籍滋养下,立志以阅读拓宽视野;古交市梭峪乡的“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阅读活动上,居民们热烈交流文学感悟,让书香在乡村生根发芽。
太原市紧扣重要节点,推出“品读党史、砥砺初心”“悦读红色经典、传承革命薪火”等主题阅读活动,打造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特色品牌,并通过“学习周”“大讲堂”等载体,持续推进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创建评选工作,让阅读成为城市的新风尚。
数字阅读成常态,如何借公共资源滋养生活?正如山西文学院副院长、《山西文学》主编陈克海所言:“太原已给出答案,那就是推动阅读进校园、厂矿、社区,以图书馆为枢纽举办讲座,让文字浸润街头巷尾。当书香渗入刀削面热气与矿井回声,一座城市就能生长出更为从容的文化筋骨。”
全民阅读工作开展以来,太原建成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书房”,带动全省2.2万家特色书屋建设发展;《金珠玛米小扎西》《游过月亮河》连续两届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山西文物日历》销售逾10万册;从融合出版到《黑神话:悟空》IP联动跨界项目……
书香正以多元形态赋能城市发展。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作家朱伊文说:“作为省会,如今的太原处处洋溢着浓浓书香,文瀛公园最美书店,文学驿站熠熠生辉,小马书屋书声琅琅,职工书屋因地制宜……这是书香太原建设的成果,更是阅读大会的根基,我们相信,借阅读之力,将看到一个更有底蕴、有活力、有希望的幸福太原。”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从晋祠唐碑的千年墨香到城市书房的数字洪流,从蒙山晓月的诗意栖居到产业园区的智慧灯塔,太原用“书香社会”的实践回答着“何以中国”的时代之问。当2500年文明积淀邂逅全民阅读浪潮,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觉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