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显成效,广州打造全球“半日达”运输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9:0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张娅凡

4月10日-11日,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300多位业内人士将深入调研广州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超级新星——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据了解,通过“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东部枢纽将实现空港枢纽、海港枢纽、陆港枢纽高效联动,形成覆盖粤港澳、链接全球的“半日达”运输圈。

会议现场。姚嘉莉摄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君杨在演讲时指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物流规模保持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布局6批151个国家物流枢纽,形成了广覆盖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平均运营仓储面积达210万平方米左右,同比增长8.1%。超过7成的枢纽建有自动化立体库。近8成建有铁路场站和专用线。陆港型、港口型、陆上边境口岸型枢纽铁路接入比例均超过90%。枢纽互联互通持续深化。77%的枢纽开行了铁路货运班列,港口型枢纽共开行货运航线2000多条,同比增长12.6%;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平均达到45万标箱左右,同比增长13.2%。以深圳港口型枢纽为例,通过建立“大湾区组合港”,构建水水中转、铁水联运体系,累计开通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14个,驳船支线17条、海铁联运线路32条。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新一批枢纽布局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正在建设中的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引起与会者的重大关注。大会期间,151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主体单位、100个示范物流园区负责人将到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调研参观。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位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交汇处,半径30公里内快速通达广州经济开发区、增城经济开发区、中新知识城、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全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枢纽内部19条道路纵横交错,10分钟可以快速触达高速路网;周边6条高速环绕,20分钟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0分钟抵达广州珠江新城,40分钟抵达广州各区,50分钟抵达佛山,60分钟抵达东莞、清远,90分钟抵达深圳、惠州,精准覆盖珠三角城市高端消费群。

增城西站内嵌于东部枢纽,无缝衔接广石铁路,东西横贯联通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两大南北交通大动脉,铁路路网联通全国、通达欧亚。通过“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东部枢纽实现空港枢纽、海港枢纽、陆港枢纽高效联动,形成覆盖粤港澳、链接全球的“半日达”运输圈。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总规划面积958公顷,一期工程2021年启动,总用地面积467.88公顷,总投资447.6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集疏运系统、作业区等设施,其中道路总长度为20.145km,铁路装卸作业线6条,以及508.87万方流通体系基础设施,预计“十五五”期间完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并全面投入运营。一期工程以增城西站为核心,形成配套完善的五大功能片区。各功能片区以公铁联运为核心,通过内部集疏运道路紧密连接,实现区域间协同配合,资源高效配置,并吸引周边产业聚集,推动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据悉,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2024年开行国际班列466列次,通达16个国家33座城市,班线分布欧洲、俄罗斯、中亚、东南亚,是广东最大的国际班列平台。

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冷链一区将在今年10月底建成。库容60万平方米的电商转运中心将在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集疏运道路网将于今年全部完成,B型保税区前期工作正抓紧推进。